研究成果

以科学高于一切为宗旨,组建强大的肿瘤研究团队,结合引进科学家的学术背景和兴趣,对肿瘤核心科学和临床核心问题集中力量攻关。

肿瘤研究所召集人张泽民教授科研成果入选《细胞》杂志“2020年度最佳文章”

发布日期:2020-12-31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推出 “2020年度最佳文章”合集(Best of Cell 2020)。深圳湾实验室肿瘤研究所召集人、资深研究员张泽民教授与合作者2020年四月份发表于该期刊的研究论文"Single-Cell Analyses Inform Mechanisms of Myeloid-Targeted Therapies in Colon Cancer"入选合集,肿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张雷为文章第一共同作者。本合集共收录十六篇文章,其中两篇来自中国学者。

微信图片_20210106115223.jpg

       该研究在单细胞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尤其是其中浸润的髓系细胞类群进行了系统性的刻画,分析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类群特征、谱系发育及细胞间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利用小鼠模型,对anti-CSF1R抑制剂和anti-CD40激动剂两种靶向髓系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潜在的作用机理给出了解释。

微信图片_20210106115229.jpg

       张泽民,深圳湾实验室肿瘤研究所召集人、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与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北大清华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1988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经CUSBEA赴美留学, 于1995年在宾州州立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在旧金山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于1998年任职于美国Genentech公司,开始生物信息和癌症基因组研究工作,曾任系主任、生物信息首席科学家。2014年加入北京大学,致力于生物信息、癌症基因组和肿瘤免疫研究。他的实验室目前正利用前沿的实验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肿瘤及其微环境的异质性、耐药性、以及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2018年作为创始人建立百奥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挖掘单细胞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在人类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张泽民教授已多次在Cell、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dicine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并担任多家专业杂志的编委,包括Cell Systems、Genome Medicine和Cell Reports。

       张雷,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博士后,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2016年加入CLS/BIOPIC, 从事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单细胞功能与组学技术应用研究,合作导师为张泽民教授。博士后期间,首次在单细胞层面系统性地解析结直肠癌浸润T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的特征及动态关系;与团队共同开发了STARTRAC生物信息学追踪方法,解析了不同结直肠癌病人的T细胞亚型差异;揭示了不同靶向髓系免疫治疗策略的潜在作用机理,建立了从单细胞层面研究肿瘤免疫治疗机理及应用的范例。研究成果以第一共同作者发表在Nature(2018)、Cell(2020)等杂志上,入选“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2018),并受邀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2019)等杂志对该领域进行综述和展望。张雷博士曾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中心杰出博士后基金、北京大学杰出博士后,Bayer-北京大学转化研究中心优秀博士后等荣誉。张雷博士研究组致力于利用单细胞组学技术,整合临床和小鼠模型来阐明肿瘤和其他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机理,以期优化当前治疗选择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论文标题:Single-Cell Analyses Inform Mechanisms of Myeloid-Targeted Therapies in Colon Cancer


论文全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9286742030341X#!